有時候孩子撒了小謊,大人卻氣到不行。家長為何這麼在意孩子說謊呢?除是非對錯外,還主要還是跟自己的心理狀態有關,加重我們對孩子說謊的感受。例如 :
【覺得自己不被孩子信任、不被尊重】
孩子肯跟爸爸講、跟老師講、跟保母講,就是不跟自己講、編謊隱瞞。差點氣哭的媽媽不禁責問孩子為什麼。孩子答:「我怕被妳罵。」自己豈愛罵人?還不是在乎孩子,希望從小教好。結果卻最不被信任!這種情緒排山倒海而來,相當氣苦。
【聯想遭欺瞞背叛的經驗 】
孩子說謊,聯想昨晚孩子的爸爸晚歸,謊稱加班,其實溜出去應酬,說不定跟其他女性大搞曖昧。「你跟你爸一個樣!都在騙我!」非理性聯想讓孩子承擔過多自己的情緒。
【災難性思考】
對孩子表現患得患失,覺得教養需滴水不漏。「細漢偷挽瓠、大漢偷牽 牛」,認為現在若不嚴格制止說謊,長大會變成詐欺犯。災難性思考讓父母神經緊繃,反應過激。若孩子平時表現不錯,罕見說謊不必然會養成習慣。
【不能接受挫折】
以「孩子被同學欺負,老師跟孩子沒辦法制止那個同學,最後孩子只好說謊沒再發生」為例,家長很多時候對學校情境其實是無能為力的。
到學校警告那 個同學?讓孩子不斷轉班、轉學?去責怪老師處理不周,甚至要求換老師?
家長充滿挫折、無能為力,卻無法消化這種情緒,轉移到孩子身上,就對謊言特別敏感。
【覺得被孩子疏離】
孩子逐漸長大,開始注重隱私。有時不為什麼,「就是不想跟父母分享」。 父母一路拉拔孩子長大,該犧牲的、該捨棄的一樣沒少。面對孩子逐漸脫離臍帶,覺得自己被孩子疏離,對謊言更無法接受。
家長若能瞭解自己內在的深層情緒反應,處理孩子問題行為時就能比較心平氣和,就事論事。
—
【請問醫生,我的孩子有問題嗎?:精神科醫生教你聽懂孩子的內心話 】作者/ 繪者:劉貞柏醫師,聯經出版。
博客來網路訂購資訊:
http://search.books.com.tw/exep/prod_search.php…